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德国kubler编码器的选型注意事项

德国kubler编码器的选型注意事项

  • 发布日期:2024-12-09      浏览次数:151
    • 德国kubler编码器选型注意事项

      编码器的常规外形:38MM,58MM,66MM,80MM.100MM.

      编码器分为:单圈,多圈。

      编码器按原理分为:次值编码器,光电觉得值编码器

      编码器出线方式分为:侧出线,后出线

      编码器轴分为:6MM,8MM,10MM,12MM,14MM,25MM.

      编码器分为:轴,忙孔,通孔。

      编码器防护分为:IP54-68.

      编码器安装方式分为:夹紧法兰、铜步法兰、加紧带同步法兰、盲孔(弹簧

      片,抱紧)、通孔(弹簧片,键销)

      编码器精度分为:单圈精度和多权精度,加起来是总精度,也就是通常的多少

      位(常规24为,25为,30位,32位。。。。)。

      编码器通讯协议波特率:4800~115200 bit/s,木认为9600 bit/s。刷新周期约1.5ms

      德国kubler编码器(encoder)是将信号(如比特流)或数据进行编制、转换为可用以通讯、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。编码器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,前者称为码盘,后者称为码尺。按照读出方式编码器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;按照工作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两类。增量式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,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,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。绝对式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确定的数字码,因此它的示值只与测量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有关,而与测量的中间过程无关。

      kubler编码器可按以下方式来分类。

      1、按码盘的刻孔方式不同分类

      (1)增量型:就是每转过单位的角度就发出一个脉冲信号(也有发正余弦信号,然后对其进行细分,斩波出频率更高的脉冲),通常为A相、B相、Z相输出,A相、B相为相互延迟1/4周期的脉冲输出,根据延迟关系可以区别正反转,而且通过取A相、B相的上升和下降沿可以进行2或4倍频;Z相为单圈脉冲,即每圈发出一个脉冲。一般意义上的增量编码器内部无存储器件,故不具有断电数据保持功能,数控机床必须通过“回参考点"操作来确定计数基准与进行实际位置“清零"。 

      (2)绝对值型:就是对应一圈,每个基准的角度发出一个与该角度对应二进制的数值,通过外部记圈器件可以进行多个位置的记录和测量。绝对值编码器的输出可直接反映360°范围内的绝对角度,绝对位置可通过输出信号的幅值或光栅的物理编码刻度鉴别,前者称旋转变压器(Rotating Transformer);后者称绝对值编码器(Absolute-value Encoder)。 

      2、按信号的输出类型分为:电压输出、集电极开路输出、推拉互补输出和长线驱动输出。

      3、以编码器机械安装形式分类

      (1)有轴型:有轴型又可分为夹紧法兰型、同步法兰型和伺服安装型等。 

      (2)轴套型:轴套型又可分为半空型、全空型和大口径型等。

      4、以编码器工作原理可分为:光电式、磁电式和触点电刷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