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-TEK(艾泰克)转速计探头作为工业领域常用的转速监测设备,核心基于电磁感应原理或霍尔效应原理设计,通过感知旋转部件的 “物理特征变化"(如齿牙、凹槽、磁钢),将机械转速转化为可测量的电信号,最终实现转速计量。其工作原理需结合具体探头类型(主流为电磁感应式、霍尔效应式)展开,以下是详细解析:
一、AI-TEK转速计探头核心前提:配套 “目标旋转部件" 的设计要求
无论哪种类型的 AI-TEK 转速计探头,均需搭配带 “周期性物理特征" 的旋转部件(如齿轮、带磁钢的转轴、开槽圆盘)才能工作 —— 这类部件的 “特征间隔"(如齿轮的齿距、磁钢的间距)是计算转速的关键基准。例如:常见配套 18 齿齿轮,旋转时每转一圈,探头会感知 18 次 “特征变化",通过计数单位时间内的变化次数,即可反推转速(转速 = 单位时间内信号次数 ÷ 齿数 ×60,单位:rpm)。
二、AI-TEK转速计探头主流类型工作原理:电磁感应式 vs 霍尔效应式
AI-TEK 转速计探头以电磁感应式(无源,无需供电)和霍尔效应式(有源,需供电)为主,两者原理差异决定了适用场景的不同:
(一)电磁感应式探头(无源型,如 AI-TEK 70085 系列)
这是 AI-TEK 经典的转速探头类型,无需外部供电,依靠旋转部件的 “磁通量变化" 自生感应信号,结构简单、耐恶劣环境(高温、油污)。
核心结构:由磁铁、感应线圈、磁芯三部分组成(无电子元件)。
磁铁:提供稳定的静态磁场,磁芯将磁场集中导向探头前端,对准旋转部件;
感应线圈:缠绕在磁芯外侧,匝数通常为数千匝,用于感应磁场变化并产生感应电动势。
工作过程(3 步):
① 静态磁场建立:探头前端靠近旋转部件(如齿轮)时,磁铁的磁场穿过齿轮的 “齿" 与 “槽" 之间的间隙,形成稳定的磁回路;
② 磁通量周期性变化:当齿轮旋转时,“齿" 和 “槽" 交替经过探头前端 ——
当 “齿" 对准探头:齿的导磁率远高于空气,磁回路的磁阻减小,穿过感应线圈的磁通量增加;
当 “槽" 对准探头:槽内为空气,磁回路的磁阻增大,穿过感应线圈的磁通量减少;
(齿轮每转一圈,磁通量会随 “齿 - 槽" 交替变化 N 次,N = 齿轮齿数)
③ 感应电信号输出: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(导体回路中磁通量变化时,会产生感应电动势),磁通量的周期性变化会在感应线圈两端产生交变正弦波电信号—— 信号频率与齿轮转速成正比(转速越高,“齿 - 槽" 交替越快,信号频率越高)。
关键特性:
无源设计:无需供电,适用于无电源接入的恶劣场景(如发动机曲轴、汽轮机转轴);
信号特点:输出正弦波信号,幅值随转速变化(转速越高,幅值越大,通常转速≥100 rpm 时信号幅值≥1V,可被后续仪表识别);
适用限制:需搭配导磁材质的旋转部件(如钢质齿轮),且探头与旋转部件的间隙需严格控制(通常 0.5-2mm,间隙过大则磁通量变化弱,信号幅值不足)。
(二)霍尔效应式探头(有源型,如 AI-TEK 900 系列)
霍尔效应式探头需外部供电(通常 12-24V DC),利用 “霍尔元件" 感知磁场变化,输出数字信号(方波),精度更高、响应更快,适用于低转速(甚至 0 转速)监测。
核心结构:由霍尔元件、磁铁、信号处理电路(放大、整形模块)组成。
霍尔元件:一种半导体元件,通电时会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产生 “霍尔电压"(霍尔效应);
内置磁铁:部分型号探头内置小磁铁(用于感知带磁钢的旋转部件),或需搭配外部磁钢(旋转部件上粘贴磁钢);
信号处理电路:将霍尔元件输出的微弱霍尔电压放大、整形为标准方波信号(高低电平清晰),便于后续设备(如转速表、PLC)采集。
工作过程(3 步):
① 通电与初始状态:给探头通电后,霍尔元件中有恒定电流流过,若旋转部件上的磁钢未靠近,霍尔元件处于 “无磁场" 状态,输出低电平(或高电平,取决于型号);
② 磁场交替触发:当旋转部件上的 “磁钢"(N 极 / S 极)交替靠近探头时 ——
磁钢 N 极靠近:磁场方向垂直穿过霍尔元件,霍尔元件产生霍尔电压,信号处理电路触发输出高电平;
磁钢 S 极靠近(或无磁区域靠近):磁场方向变化(或无磁场),霍尔电压消失,电路切换为低电平;
(旋转部件每转一圈,信号输出次数 = 旋转部件上的磁钢数量)
③ 标准信号输出:最终输出标准方波信号,信号频率与转速成正比(如旋转部件带 1 个磁钢,转速 = 信号频率 ×60,单位:rpm)。
关键特性:
有源设计:需供电,但输出信号稳定(幅值不随转速变化,始终为 5V/12V 标准电平),适用于低转速(如 5 rpm 以下)监测;
适用场景:可搭配非导磁旋转部件(如塑料、铝合金转轴,只需粘贴磁钢即可),探头与旋转部件的间隙容忍度更高(通常 1-5mm);
信号特点:数字方波信号,抗干扰能力强(不易受油污、粉尘影响),可直接接入 PLC、DCS 系统进行数据采集。
三、AI-TEK转速计探头信号处理与转速计算(探头与后端设备的配合)
AI-TEK 转速计探头输出的电信号(正弦波 / 方波)需通过后端设备(如 AI-TEK 专用转速表、工业控制器)处理,最终计算出转速,核心逻辑为:
信号采集:后端设备接收探头输出的电信号(正弦波需先整流为脉冲信号,方波可直接采集);
计数与计时:在设定的 “单位时间"(如 1 秒、1 分钟)内,计数电信号的 “脉冲次数"(如电磁感应式探头搭配 18 齿齿轮,1 秒内计数 180 个脉冲);
转速计算:根据 “脉冲次数" 和 “旋转部件特征数"(齿数 / 磁钢数)反推转速,公式为:
转速(rpm)=(单位时间内脉冲次数 ÷ 旋转部件特征数)× 60
示例:1 秒内脉冲次数 180,齿轮齿数 18 → 转速 =(180÷18)×60=600 rpm。
四、核心区别:电磁感应式 vs 霍尔效应式
对比维度电磁感应式(无源)霍尔效应式(有源)
供电需求无需供电需 12-24V DC 供电
输出信号正弦波(幅值随转速变化)方波(标准电平,幅值稳定)
适用转速范围中高转速(通常≥100 rpm)低转速至高速(0 rpm 起)
配套旋转部件导磁材质(如钢质齿轮)需带磁钢(任意材质转轴均可)
间隙容忍度严格(0.5-2mm)宽松(1-5mm)
抗干扰能力较弱(易受强磁场影响)较强(数字信号抗干扰)
典型应用发动机、汽轮机、泵组(高转速)传送带、风机、阀门(低转速监测)
综上,AI-TEK 转速计探头的工作原理本质是 “将机械旋转的周期性变化,通过电磁感应或霍尔效应转化为电信号",再经后端处理计算转速 —— 不同类型的探头需根据实际工况(转速范围、旋转部件材质、环境条件)选择,以确保监测精度和稳定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