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PARKER外啮合齿轮泵工作时有哪些注意事项?

PARKER外啮合齿轮泵工作时有哪些注意事项?

  • 发布日期:2025-09-28      浏览次数:63
    • PARKER外啮合齿轮泵(如派克 PGP 系列、力士乐 AZPF 系列等)因结构简单、成本低、可靠性高,广泛应用于中高压液压系统,但受其 “容积式啮合传动" 特性影响,工作中需重点关注吸油条件、油液管理、负载匹配、启停操作等核心环节,以避免气蚀、磨损、超压等故障,延长使用寿命。以下是具体注意事项,按 “运行前 - 运行中 - 运行后" 及 “特殊场景" 分类说明:

      一、运行前:做好基础检查,避免 “带病启动"

      启动前的检查是预防故障的关键,需重点确认 “吸油有效性" 和 “系统无异常":

      确认液压油状态:保证油液符合要求

      ① 油位与油质:油箱油位必须高于吸油口(至少高出 50mm 以上),防止吸油口暴露导致吸空;油液需清澈无杂质(通过油标观察,无浑浊、气泡、沉淀物),且粘度需匹配泵的要求(通常推荐粘度范围 15-40cSt,低温启动时不低于 10cSt,高温工作时不高于 60cSt)—— 粘度过低会加剧内漏,过高会增加启动阻力,甚至导致齿轮卡滞。

      ② 油液型号:需使用符合系统要求的液压油(如抗磨液压油 HM 46#、68#),禁止混用不同品牌、不同类型的油液(如矿物油与合成油混用会破坏添加剂,导致油液变质)。

      检查吸油回路:确保无漏气、无堵塞

      ① 吸油管密封性:吸油管(通常为低压管,材质较软)的接头、法兰处需紧固,密封件(如 O 型圈、组合垫)无老化、破损 —— 若吸油管漏气,空气会进入泵内,导致气蚀(产生噪音、压力波动),甚至损坏齿轮端面。

      ② 吸油过滤器状态:吸油口必须安装过滤器(过滤精度通常为 80-180μm),且需检查过滤器是否堵塞(通过压差指示器或定期清洗)—— 堵塞会导致吸油阻力增大,流量不足,泵内产生负压,引发气蚀。

      ③ 吸油管规格:吸油管内径需符合泵的要求(通常吸油管流速不超过 1.5m/s,管径需比排油管粗 1-2 个规格),禁止使用过细、过长的吸油管(如 10mL/r 的泵,吸油管内径不小于 16mm),避免吸油阻力过大。

      确认安装与负载:避免机械干涉

      ① 轴系对中:泵的输入轴与原动机(电机 / 发动机)的轴需严格对中(同轴度差≤0.1mm,平行度差≤0.05mm),禁止用联轴器强行连接(如刚性联轴器对中不良会导致泵轴承受额外径向力,加剧轴承磨损,甚至断裂)—— 推荐使用弹性联轴器(如梅花联轴器、膜片联轴器)。

      ② 旋转方向:需确认泵的规定旋转方向(通常泵体上会标注箭头,如 “顺时针"),禁止反向旋转 —— 反向旋转会导致吸油、压油口颠倒,泵无法建立压力,且齿轮啮合方向相反可能加剧齿面磨损(部分泵反向旋转还会导致轴承润滑不良)。

      ③ 负载状态:启动前需确认执行元件(油缸、马达)无卡滞、负载无卡死(如工程机械的铲斗、机床的滑台需处于 “无负载" 或 “轻负载" 状态),避免启动瞬间泵承受过大压力,导致齿轮或轴套冲击损坏。

      二、运行中:实时监控状态,及时处理异常

      运行过程中需通过 “看、听、摸、测" 判断泵的工作状态,重点关注 “压力、温度、噪音" 三大指标:

      控制工作压力:禁止长期超压运行

      外啮合齿轮泵的额定压力通常为 16-35MPa(如派克 PGP 600 系列额定压力 31.5MPa),工作中需通过压力表或系统压力传感器监控压力,确保实际压力不超过额定压力的 110%(短期过载),且禁止长期超压(如持续运行在额定压力 120% 以上)—— 超压会导致齿轮齿面接触应力过大,加速齿面磨损,同时加剧内漏(柱塞与缸体、配油盘间隙增大),甚至导致泵体开裂。

      若系统需频繁过载,需检查是否存在 “负载异常"(如执行元件阻力过大)或 “压力设定错误"(如溢流阀设定值过高),及时调整负载或修正压力设定。

      监控油温:避免高温或低温运行

      液压系统正常工作油温范围为 30-55℃,最高不超过 60℃(部分耐高温泵可到 70℃):

      油温过高(>60℃):会导致油液粘度下降,内漏增大,泵的容积效率降低;同时会加速油液氧化变质(生成油泥),腐蚀泵内精密件(如齿轮、轴套),且密封件会老化失效(如 O 型圈硬化、开裂)。

      油温过低(<10℃):油液粘度过高,启动时泵的吸油阻力增大,易出现 “吸油不足",导致压力波动;同时齿轮旋转阻力大,会增加电机负载,甚至导致电机过载跳闸。

      若油温异常,需检查冷却系统(如冷却风扇、换热器)是否正常,或油箱散热面积是否足够(油箱容积通常为泵流量的 5-10 倍,确保油液有足够散热时间)。

      关注运行噪音与振动:及时排查异常

      正常运行时,外啮合齿轮泵的噪音应平稳(通常≤75dB),无尖锐异响(如 “嘶嘶声"“敲击声"“啸叫声"):

      ① 若出现 “气蚀噪音(嘶嘶声 + 压力波动)":多为吸油不足(如油位低、吸油管漏气、过滤器堵塞),需立即停机检查吸油回路,避免气蚀损伤齿轮端面。

      ② 若出现 “机械噪音(敲击声 + 振动)":可能是齿轮磨损(齿面剥落、断齿)、轴承损坏(滚珠磨损、保持架断裂)或轴系对中不良,需停机拆解检查,更换损坏部件。

      ③ 若出现 “困油噪音(周期性啸叫声)":可能是泵的卸荷槽堵塞(如杂质堆积)或卸荷槽加工精度不足,导致困油压力无法释放,需清洗卸荷槽或维修泵体。

      禁止 “空载长时间运行" 或 “无油空转"

      外啮合齿轮泵的润滑依赖液压油(齿轮、轴承的润滑均通过油液飞溅或压力供油),禁止无油空转(即使短时间 10 秒以上也会导致轴承干摩擦,瞬间损坏);也禁止空载长时间运行(如系统溢流阀打开,泵输出油液全部回油箱)—— 空载时泵的容积效率低,油液循环速度快,易导致油温快速升高,同时齿轮啮合无负载会加剧 “齿面滑擦",缩短齿轮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