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RKER减压阀动作失灵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,主要包括阀芯卡滞、控制信号故障、弹簧问题、密封件损坏等,具体如下:
阀芯卡滞:主阀芯上或阀体孔沉割槽棱边上有毛刺,主阀芯与阀体孔之间的间隙里卡有污物,或主阀芯与阀孔形位公差超差、配合过紧等,都可能将主阀芯卡死在最大开度或其他位置,使减压阀无法正常动作。
阻尼孔堵塞:主阀芯的短阻尼孔或阀座孔堵塞,会使减压阀失去自动调节机能,主阀弹簧力将主阀推往错误的位置,导致出口压力异常,减压阀动作失灵。
装配错误:对于 J 型管式阀,拆修时阀盖装错方向,会使外泄油口堵死,造成困油现象,使主阀顶在最大开度而不减压;对于 JF 型减压阀,顶盖方向装错时,会使输出油孔与泄油孔相通,造成不减压。
弹簧问题:先导阀弹簧错装成软弹簧,或者因弹簧疲劳产生变形或者折断等,会造成出口压力调不高或不稳定,使减压阀动作异常。
密封不良:阀盖与阀体之间的密封不良,O 形圈漏装或损伤,压紧螺钉未拧紧以及阀盖加工时出现端面平面度误差等,都会导致严重漏油,影响减压阀的正常工作。
PARKER减压阀压力异常包括压力波动不稳定、压力升不高、压力调不低等情况,具体原因和解决方法如下:
压力波动不稳定
油液中混入空气:油液中混入空气会使压力传递不稳定。可通过检查油箱油位是否过低、吸油管是否漏气等,采取排除空气、更换清洁油液等措施。
阻尼孔有时堵塞:阻尼孔堵塞会影响阀芯的正常动作。需要清洗减压阀,疏通阻尼孔,确保油液正常流通。
滑阀与阀体内孔圆度超过规定:这会使滑阀卡住,导致压力波动。需修复或更换滑阀与阀体,保证配合精度。
弹簧变形或在滑阀中卡住:弹簧问题会影响滑阀的移动和压力调节。应更换变形或卡住的弹簧,使滑阀能正常移动。
钢球不圆或锥阀安装不正确:钢球与阀座配合不好会导致密封不严,压力不稳定。需更换不圆的钢球,重新正确安装锥阀。
二次压力升不高
外泄漏:检查阀盖与阀体之间、油管接头等部位的密封件是否损坏,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,并拧紧压紧螺钉,确保密封良好。
锥阀与阀座接触不良:锥阀与阀座接触不良会导致油液泄漏,压力无法升高。可研磨锥阀与阀座的密封面,使其紧密配合,或更换磨损严重的锥阀与阀座。
出口压力几乎等于进口压力,不减压
主阀芯卡死在最大开度:主阀芯上或阀体孔沉割槽棱边上有毛刺,或主阀芯与阀体孔之间的间隙里卡有污物等,都会导致主阀芯卡死。需要去除毛刺,清洗阀芯和阀体,修复阀孔和阀芯精度,保证主阀芯能正常移动。
主阀芯短阻尼孔或阀座孔堵塞:阻尼孔堵塞会使主阀失去自动调节机能。可用钢丝或压缩空气吹通阻尼孔,并进行清洗。
装配错误:如 J 型管式阀阀盖装错方向,会使外泄油口堵死;JF 型减压阀顶盖方向装错,会使输出油孔与泄油孔相通。应正确装配阀盖和顶盖,确保油口连接正确。
出口压力很低,即使拧紧调压手轮,压力也升不起来
减压阀进出油口接反:检查阀上油口附近的钢印标记,按照正确的进出油口方向进行安装。
进油口压力太低:查明进油口压力低的原因,如检查溢流阀是否故障,修复或更换故障元件,提高进油口压力。
减压阀下游回路负载太小:在减压阀下游串接节流阀,增加负载,使压力能够建立起来。
先导阀与阀座配合面之间接触不良:清洗先导阀与阀座的配合面,去除污物,若有严重划伤或损坏,应更换先导阀或阀座。
主阀芯上长阻尼孔被污物堵塞:清洗主阀芯,疏通长阻尼孔,使出油腔的反馈压力能传递到先导锥阀上。
先导阀弹簧错装或损坏:更换正确的先导阀弹簧,确保弹簧弹力符合要求。
调压手柄问题:修复或更换螺纹拉伤或有效深度不够的调压手柄,保证能拧到底,使压力能调到最大。
工作压力调定后出油口压力自行升高:当减压阀出口流量为零时,若主阀芯配合过松或磨损过大,泄漏量增加,会导致出口压力升高。应检查主阀芯的配合情况,如磨损严重,需更换主阀芯,提高其密封性能。